Site Loader
Register

Hot Articles

[企業專訪] Moment – 盛載著故事的溫度

Yammi是Moments的創辦人。2020年的時候成立了這個蠟燭品牌。Yammi自己很喜歡香味的味道, 所以希望可以利用自己喜歡的地方結合其他工藝,去建立一個產品。 我選擇製作蠟燭的原因是因為蠟燭在製作的過程中有元素結合 我認為製作蠟燭的過程十分治癒。在不同的溫度下,產品的成品都會有所不同 Yammi把品牌名稱為Moments的原因是希望大家可以記得生活上的點點滴滴。說到Moments跟其他品牌與別不同的地方,這位年青人認為在於自己創作時有「希望為每個產品創作出一個獨特故事」這個心思傳遞給顧客。Yammi盼望顧客不單因產品的外觀而購買,而是因產品背後的故事及意像而購買。 「例如這種基本的系列比較著重味道及功能性,而其他造型的蠟燭則會有更多機會及空間給予我解釋顏色及形狀上的創作意念。」Yammi對著自己的作品念念有詞。這位Moments的創辦人另外舉例了有七種顏色的蠟燭系列 ,分享在製作時將很多方法融合其中。「首先它的外層和內層運用到兩種不同物料,那為什麼我最喜歡這個產品,當七杯放在一起時真的非常漂亮。所以我希望他們(顧客)看到這個蠟燭有不同的顏色,有一些產品背後藏著創作意念在內,我希望他們(顧客)不單止是購買一件蠟燭,而是購買一個故事。」Moments以故事為始,同時被故事圍繞。 與所有創業者一樣,Moments有著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Yammi表示蠟燭很需要一個平台讓人看見實物,而比起其他產品,香味真的需要有實物才能表達出來,儘管用一千字、一百字、一萬字去形容一個香味,也不及親身感受撲鼻而來的震撼。所以Yammi才決定成立工作室,希望客人來到工作室可以親身看到蠟燭,嗅到蠟燭,以及觸摸到蠟燭。 要知道自己特別的地方,儘管有一千間(公司)在做同樣的東西,但我仍相信同樣的物料,不同的人製作出來的成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記著自己的特別之處,以及你想要表達怎樣的故事。

[企業專訪] 手作班房 – 從皮革到手作 「校長」唔易當

位於銅鑼灣的手作班房已有接近九年歷史,專門提供不同類型的手作活動,包括皮革製作、繪畫、紮染、紙藝等。手作班房的兩名創辦人亞Mo和亞Ming希望讓香港人能夠發揮創意,為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 學校的由來 亞Mo和亞Ming本來是皮革導師,亦經營了自己的皮革工作室約五年。累積的客戶越來越多,也幫助過許多機構舉辦活動後,兩位創辦人開始發現這樣的生活有點乏味。由於就想:既然有這樣的資源,不如利用這一個地方,集合一班有創意的導師,讓他們根據自身不同的範疇開班教授。於是在四年前正式轉型為多元「班房」。手作班房想將銅鑼灣打造成一個有不同活動選擇的地方,例如在港島區吃晚飯前,可以到班房參加一些藝術課程,豐富行程。 合作>僱主+僱員 當談到如何在競爭大的手作行業中脫穎而出,亞Ming說現時如果有導師需要租用場地開班教學,就必須到各區尋找,而大多數都只是簽訂短期合約。但在手作班房,大部份合作的導師在這裡長時間租用,他們也可以在手作班房內放置所需的工具或作品,形式上比較像是自己的工作室。對一些剛剛入行的導師來說,場地的穩定性是發展業務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因素。而且雙方是以夥伴形式合作,手作班房會為導師們招生、提供在職培訓等,令導師們更容易開拓事業。而對於手作班房來說,在同一個地方,有著不同的導師,能夠互相交流心得都是一個獨特的優勢。 1+1>2 被問及現在營運上所面對的困難時亞Ming表示本來只需要處理好自己創作、教學、皮件和宣傳。但自從擴張了工作室後,牽涉的事情與日俱增,例如其他導師的課程安排等。另外,因為對於沒有太多教學經驗的導師來說,一開始要開班教授四十人,可能會有點吃力,亞Mo和亞Ming會從中提點一下,分享自己以往教大型班的經驗,令到導師在教學方面有所成長。「班房」出來的產品越好,老師的口碑越好,手作班房的名氣亦會越來越大,最後達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冉冉上升 人才難得,現時手作班房最需要的人才有幾種,例如有自己想法的藝術導師。他們本身在創作藝術品方面沒有太大問題,但就是缺乏場地一展所長開班教學。亞Mo和亞Ming希望能透過與不同手作人的合作,共同成長。另外亦希望能和一些「網紅」合作,由手作班房負責提供題材和課程,而KOL則負責宣傳手作班房和課程。 「創業前首先要有充足準備,先嘗試用一些比較低成本的方法,看看回響如何,如果成效顯著才邁向下一步。」

[企業專訪]Fluffy Boss – 手工寵物零食 給毛孩獨一無二的祝福

疫情之下,不少企業都受到各種影響,一個主打手工寵物保健零食的品牌 — Fluffy Boss(花弗波士)卻應運而生。創辦人Walter以全人手製作寵物零食,研究不同配方,並採用全天然成分,保障寵物健康之餘,又能補充所需的各類營養。 創業念頭 源於疫下新嘗試 Walter是一位化妝師,亦是愛狗之人,閒時會擔任狗義工。疫情期間工作大減,Walter利用多出來的空餘時下廚,偶然受到朋友建議下,他開始嘗試製作寵物零食。Walter起初只打算將做好的零食分派給朋友和義工的狗狗,但發現製作過程為自己帶來不少樂趣,更成為在疫情間的一點寄托,加上「食客們」的反應不俗,便決定正式經營寵物零食的品牌。Walter坦言,若非疫情,或不會有空餘時間發展興趣,也可能不會有經營自己品牌的想法。疫下創業,可稱得上是因禍得福。 寵物健康為最大考量 擔任狗義工的經歷讓Walter堅持保護寵物健康的信念,他認為坊間的寵物零食大多沒有營養價值,雖然對寵物沒有傷害,但若能讓狗狗吃得健康點,作為主人便能更放心,這個理念成為了Fluffy Boss的營運宗旨。 為求製作出優質的零食,Walter在研究食譜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他曾搜羅不同書籍,記錄各種食材的營養價值,針對狗狗不同需要再自行設計食譜,過程中不斷改良,「書中的食譜並非適合每一隻狗,讀得多便會發現哪些食材比較適用」。營運之初,Fluffy Boss一直處於分發試食的階段,雖然未有收入,但得到的回饋更能令Walter感到滿足,他直言「再辛苦也值得」。 經營期間,Walter更成為了一名新手狗主,對寵物健康的顧慮更甚。除了製作手工零食,他亦以天然配方調製寵物驅蟲噴霧,可謂由內而外提供貼身、更貼心的呵護。 經營每一步 關鍵在於由心出發

[企業專訪] Physiojam – 一樣的顏色 不一樣的意義

Physiojam是一個本地時裝品牌,本來店鋪只負責設計和零售,但自從創辦人阿霖接觸了紮染技術後,便開拓了自家染布服飾,由剪裁到出貨都是一手包辦。 屬於香港人的品牌 阿霖形容自己為一個內向的人,不太擅長和別人溝通。他從小到大都醉心於藝術,例如畫畫、時裝等,對於自己的外表亦很注重。當出來社會工作時,他都希望有一門手藝傍身,於是跑去當了廚師。數年過後,阿霖希望能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理想—創立一間時裝店,就和自己的姐姐合夥創業。經營了一段時間後,阿霖發現時裝這個行業因快速時裝的興起等因素而正在不斷收窄,例如快速時裝(Fast Fashion)的興起等。 阿霖有感屬於香港本地品牌的選擇少之又少,而他認為有美感的服裝亦不多,於是對於創立自家品牌的決心更加堅定。為了突圍而出,他選擇不將設計方面的重點放在圖案上,反而著重於顏色,希望能為沉悶的港人生活帶來一點色彩。他更希望顧客將他的服裝看待成流行藝術,而不只是一件商品。 Physiojam的理念是希望能夠操控顏色,而不是較隨意的設計。阿霖認為「紮染」兩字中,大家只著重於「染」,而忽略了「紮」。「紮」擁有著無限可能性,於是阿霖決定自學紮染和漂染技術,基於曾經有廚師的經驗,曾嘗試利用食材代替染料,但脫色較快和穩定性的問題使其束手無策。 Physiojam另一特色是能夠利用紮染技術漂出一模一樣的服飾,例如一雙襪(右圖)。利用紮染技術染出來的圖案其實是很難染做到。對稱」,因為顏料難以控制。這技術成為了Physiojam一個賣點。 關關難過關關過 阿霖當初以網店形式經營,因為不想每天上班工作都要為租金煩惱,但卻發現了另一挑戰。因為染出來的貨品都是獨特的,變相阿霖要為每件貨品拍照讓人查閱,而且會擔心客人認為貨不對辦,在種種的考量之下,Physiojam決定正式轉型為實體店。 難關一個接一個出現了,網店時期的Physiojam以女裝為主,但為了能開拓另一種客源,阿霖決定將重點轉為男裝。轉型過程當然十分艱難,因為以往的熟客都沒有再來光顧,業務唯有重頭起步,重新推廣。經過了一番努力,Physiojam才能走至今天的「正軌」。 「首先要謙卑,願意向別人學習。要努力過別人幾倍,不能因為幾次挫敗就放棄。有付出的就有機會成功,只不過時機未到。」

[企業專訪]Zimplyou渢儒工作室 – 打造有温度的手鐲

ZiMPLYOU (渢儒工作室) 是製作原創手鐲為主的本地品牌,創辦人Yammi注重原創和品質,用心為客人設計獨一無二,而且富有意義的,希望為城市人的生活注入一點溫暖。 打造屬於女生的首飾 創辦人Yammi在求學時期已經有編織手繩,當時她留意到市面上的手鐲並非完全貼合手腕,而女生的手腕較幼,較難做到合乎尺寸 ; 加上市面上的首飾大多一式一樣,因而於2015年開始有自行設計手飾的意欲。 追求完美 臻善臻美 在大學畢業之後,Yammi以手繩創業,雖然家人意見不一,但Yammi依然渴望為自己的理想打拼。後來她途經深水埗的店舖時發現了一款金屬環,起初也不打算用這金屬環去打造作品,豈料在某次嘗試之下卻發覺能非常融入於自己的創作之中,自此她以純銀打造金屬環,希望為客人提供質素更高的飾物。 Yammi出售的手鐲全是由她親手製造,手鐲以純銀手鐲為基礎,Yammi會先為客人量度手腕尺寸,再在純銀手鐲上一針一線繡上獨特的花紋和拼色,最後視乎客人需求在手鐲上刻上客人的名字和數字。 執着成為絆腳石 Yammi對自己的作品十分執着,一直追求全人手去打造屬於客人,且而與客人有聯繫的作品。但隨着開業時間越長,Yammi察覺到自己的作品正在不斷重複,欠缺了風格和新意。直到一次,客人向Yammi分享某個角色對自己和伴侶具深厚意義,於是Yammi決定根據該角色的顏色去配搭手鐲上的花紋和拼色。這一著成功為手觸增添了一份意義。自此之後, Yammi的產品亦出現了更多變化。例如會以客人的寵物為主題,選擇和該寵物顏色貼近的針線去打造手鐲。她坦言能為客人打造出富有意義的手鐲令她深感滿足,並決定以這模式作為事業新方向。 被問到自己的優勢和如何在市場上脱穎而出,她認為自己的優勢是能造出完全符合客人手腕的手鐲,並恭謙地説不會視同業為競爭對手,Yammi認為大家是同樣專注地製作著自己喜歡的作品。「用同樣的材料,兩個人也可以做到兩種不同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