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訪] Myosoties Flower – 由資訊科技界轉戰手作工藝 靠自學和雙手創造藝術品
Myosotis.flower在2017年設立,店舖以手作和客人訂製為主,提供霓虹燈牌、毛冷畫、花束、花盒、擴香石、盆栽等多樣化的產品。 自學造就創業機會 創辦人Katie畢業後從事資訊科技行業,亦有兼顧網店,不過工作壓力大加上身心疲累使她最終決定辭去原有工作。當時剛好有朋友畢業,Katie便親手製作用以祝賀的花,這一次無心插柳卻換來好評如潮。更驅使了Katie以手作創業。Katie表示從一些比較系統性的行業再轉去創業,過程其實需要自己不斷學習。例如現時店內提供的工作坊教學,其實起初Katie也是上網觀看片段學習,再思考如何教導客人,慢慢地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客人也越來越多,除了客人訂製、DIY工作坊外,疫情之前也會開辦一些公司團體班教導手作技巧。 創業難以一步登天 煩惱卻是天天都多 被問到創業有何困難,Katie指出了兩項: 困難一: 搬遷工作室的瑣碎事令她十分煩惱,要兼顧製作材料佔用空間大,同時又想客人坐得舒服,加上又要考慮室內設計、插頭位置、窗口位置、教班情況等,為的是確認每樣獨立的東西不會影響其他運作。但香港租金高昂所以Katie需要平衡各方面並作出取捨,而現時的工作室已是開業以來的第三個。 困難二: 疫情持續影響教學。Katie指出疫情下以往的公司團體班沒有辦法實體進行,改為網上教學(例如透過Zoom、Google Meet等形式進行)。Katie首先會把物資寄給客人,再進行網絡教學,但由於教學班的數量大大下降,客人的人數也相應地少了很多,偏偏教學時間反而比以往更長,令她有點無所適從。Katie坦言雖然網上教學比實體教學舒服得多,但客人上課時對於製作的興趣卻不大,畢竟無法面對面進行教授和直接解答客人的問題,這令她心裡感覺有點不是味兒。 以相片紀錄製造時刻 Katie認為手作行業比較季節性,例如情人節、母親節等節日會較多客人報名參加製作,為了吸引更多客人她會把教學內容設計得能夠同時兼顧男生和女生。加上Katie本身喜歡攝影,對工作室設計亦非常講究,把工作室的小角落變成一個「打卡位」,除了在客人製作過程中幫忙拍照外,亦會在客人完成製成品後為他們拍照留念,當作一種回憶,Katie更加笑指「啲客影完相之後post相可以當做一種宣傳呀!」 對創業人士的寄語 Katie回憶起初創業的首兩個月經濟壓力很大,既要交租金,又要交家用。然而,她把交租金化作一大動力,用一年的租期限制自己在這個地方努力,令她明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