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Register

Hot Articles

[企業專訪] i-FARMED – 全環控水耕菜 給港人最優質的選擇

香港科農舍(i-FARMED)是一家室內水耕栽培公司,培植環境以無塵室不受地域限制,著重提高環保意識及本地生產,並提倡,建立和改善公眾健康飲食習慣。 面對逆境毅然轉行 i-FARMED 的創辦人 Simon Lee 原為一家裝修設計公司的老闆。疫情前一直為商場作商業設計,收入相當穩定。可是好景不常,於去年初公司因無情的疫情影響而損失了不少大額生意。眼見生意慘淡,員工沒有收入及無了的期等待,Simon毅然決定轉行經營做水耕菜。雖說轉型是形勢所逼,但其實Simon早於2013年已知悉日本及台灣的水耕菜技術成熟,並透過一次參與蔬菜統營處講座的經驗,激起了他對水耕技術的興趣。於是,這個突如其來的疫情間接成為了他創業的踏腳石,Simon最後在去年九月中開始了他的水耕菜事業。 科技行業成本高裝修難 原為裝修設計公司的老闆,Simon 為了減低裝修成本,決定自行設計及畫圖,並購入相應的物料,如經過特別處理的喉管,LED燈,及抽風系統等。除此之外,為了做到全環控的效果,減低水耕菜的污染,Simon更堅持設計全自動化系統,減少人手耕種的污染。因此,裝修成本十分昂貴,即使撇下水電費,材料費已過百萬。以LED燈為例,燈管經過精密的計算及挑選,紅燈用來助長葉部生長,白燈則根據太陽的光譜給植物提供能量。Simon表示,一切也需要熟悉了解植物的生長速度及過程才能夠生產到最優質的水耕菜。 同行競爭存在定必做好本分 香港現時有不同的水耕植物公司,例如元朗大棠的水耕農業,這無疑是對i-FARMED一個挑戰,但Simon亦沒有因此失去把握。得知大部份水耕業是以露天耕種為主,未能做到無塵的環境。因此,Simon決定在痛點著手,自己打造室內水耕種植場。以系統式運作,致力減低水耕植物的污染,打造全環控的技術,提供更加優質的水耕沙律菜給港人。 有別於其他水耕菜種植場,i-FARMED提供試食區讓參觀人士可以即場試食最新鮮的蔬菜,對產品非常有信心。種植場採用落地玻璃設計,每天清理的種植場乾淨整潔,加上灌溉的水用上四層過濾,讓食客食得安心。 不斷革新 精益求精

[企業專訪] 手作班房 – 從皮革到手作 「校長」唔易當

位於銅鑼灣的手作班房已有接近九年歷史,專門提供不同類型的手作活動,包括皮革製作、繪畫、紮染、紙藝等。手作班房的兩名創辦人亞Mo和亞Ming希望讓香港人能夠發揮創意,為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 學校的由來 亞Mo和亞Ming本來是皮革導師,亦經營了自己的皮革工作室約五年。累積的客戶越來越多,也幫助過許多機構舉辦活動後,兩位創辦人開始發現這樣的生活有點乏味。由於就想:既然有這樣的資源,不如利用這一個地方,集合一班有創意的導師,讓他們根據自身不同的範疇開班教授。於是在四年前正式轉型為多元「班房」。手作班房想將銅鑼灣打造成一個有不同活動選擇的地方,例如在港島區吃晚飯前,可以到班房參加一些藝術課程,豐富行程。 合作>僱主+僱員 當談到如何在競爭大的手作行業中脫穎而出,亞Ming說現時如果有導師需要租用場地開班教學,就必須到各區尋找,而大多數都只是簽訂短期合約。但在手作班房,大部份合作的導師在這裡長時間租用,他們也可以在手作班房內放置所需的工具或作品,形式上比較像是自己的工作室。對一些剛剛入行的導師來說,場地的穩定性是發展業務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因素。而且雙方是以夥伴形式合作,手作班房會為導師們招生、提供在職培訓等,令導師們更容易開拓事業。而對於手作班房來說,在同一個地方,有著不同的導師,能夠互相交流心得都是一個獨特的優勢。 1+1>2 被問及現在營運上所面對的困難時亞Ming表示本來只需要處理好自己創作、教學、皮件和宣傳。但自從擴張了工作室後,牽涉的事情與日俱增,例如其他導師的課程安排等。另外,因為對於沒有太多教學經驗的導師來說,一開始要開班教授四十人,可能會有點吃力,亞Mo和亞Ming會從中提點一下,分享自己以往教大型班的經驗,令到導師在教學方面有所成長。「班房」出來的產品越好,老師的口碑越好,手作班房的名氣亦會越來越大,最後達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冉冉上升 人才難得,現時手作班房最需要的人才有幾種,例如有自己想法的藝術導師。他們本身在創作藝術品方面沒有太大問題,但就是缺乏場地一展所長開班教學。亞Mo和亞Ming希望能透過與不同手作人的合作,共同成長。另外亦希望能和一些「網紅」合作,由手作班房負責提供題材和課程,而KOL則負責宣傳手作班房和課程。 「創業前首先要有充足準備,先嘗試用一些比較低成本的方法,看看回響如何,如果成效顯著才邁向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