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訪]融科技於營運 GoBuddy:希望客戶欣賞科技
創業這概念,近年盛行香港,科技的發達令不少人希望於網絡開展小生意。Budd Technology Limited (GoBuddy)留意到這些創業新鮮人需要的網頁設計不在於外觀華麗,而是功能至上,因而設立了一站式的網上業務平台。GoBuddy透過科技、數據精簡業務處理過程,用家能以低成本營銷,節省成本。企業配對也是GoBuddy涉獵的範疇之一,三位創辦人希望能在市場紅海之中突圍而出。 三創辦人相識科大 GoBuddy的創辦人,Kow、Roy、CY,三人相識於香港科技大學,機緣巧合下校內的「朋輩計劃」把三人牽起,三人惺惺相惜,現在更稱兄道弟。三位創辦人均是工程界專業人士,亦有相當的工作經驗。然而在去年他們毅然決定離開本來的工作去創業,開闢屬於自己的道路。 勇闖難關堅持創業路 GoBuddy的雛形為社交旅遊平台,專門為客人報名參與非牟利團體的旅遊體驗。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合作客戶重視的不是擴大客戶群,而是減低成本。而且他們留意到不少營商網站缺乏數字基礎設施。所以為了回應市場需求,他們作出改變,變成現在的GoBuddy。 一路走來,公司面對不同挑戰,資金當然是其一。要維持營運就得籌集資金及尋找投資者,過程中GoBuddy飽受挫折。去年參加3個創業活動,均以失敗告終。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有人甚至直言:「你們不合適。」但三位創辦人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不斷吸納意見,不斷改進。直至近日曙光初現,公司堅持的理念終開始受人接納。Kow認為顧問社群在香港很罕見,如果在創業的過程中有這樣的社群互相幫助、互相給意見,相信會很有幫助。 而另一個考驗就是讓顧客明白他們自己真正的需求。Kow指出很多香港人對於科技存有誤解,以為商業科技就是應用程式、平台。要令他們明白科技是指把效益推至最高,提升業務效能,可算是最難的部分。而GoBuddy就是希望讓客人知道他們的需求可經由科技來解決。 「創業是一種精神」 創業是為了名氣,還是為了把知識應用在解難上?對Kow而言,創業是一種精神,創業不等於做生意。在自己職位範圍內開始新企劃,也可算是創業的一種。他認為創業家的心態很重要,要認識自己的弱點,然後接受。每個人都有不熟識的範疇,相反,每個人也有相應的專長。適時調配人手,相互取長補短,定能一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