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註冊

[企業專訪] Invisible Company – 水溶性包裝袋 為商家提供多一個選擇

“我們的目標是創建一個基於真實性和公平性的社區,建立在我們可持續和創新的產品之上, 為大部分服裝界商家提供多一個環保的選擇; 致力鼓勵、教育和引領環境變化。”

Invisible company 共同創辦人Devana介紹公司時拿起了公司的INVISIBLEBAG , 一個水溶性,可堆肥的、可生物降解的包裝袋,也是公司第一樣的創辦商品。當初創造INVISIBLEBAG的念頭是因為一次行山的經歷,她發現香港山上很容易發現不同的塑膠瓶及食品包裝,心生一念,覺得即便當天有好心人幫忙撿起垃圾,明天也會再有新的垃圾,如果想有效地減少塑膠垃圾,應從源頭解決。 經過三年的時間研究,她和先生在2020年2月成立了Invisible company ,同時推出了INVISIBLEBAG,推薦給大部分的服裝業,減少他們因商品包裝為環境帶來的壞處,也同時為他們帶來多一個選擇。

創業年半 減少100萬個膠袋

雖然公司於短時間內成功與超過2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交易,近至台灣,日本,遠至美國英國等,Devana卻認為環保行業於香港生存並不容易。比起競爭,Devana認為同業之間互相幫助比較重要,也相信這樣會有助環保業的發展。至於短時間獲得客戶的信任的主要原因,是團隊看中了近年網購的熱潮,業界會增加對塑膠包裝的需求,因此他們不遺餘力用心為產品拍攝及宣傳,成功達到目標。

從生產商角度出發

Devana和先生以往皆從事護膚品行業,了解生產流程,明白生產商的想法及難處。因此,他們創業時也懂得由生產商的角度出發,認真分析使用環保產品的長遠發展,而不只是放眼於短期成本,應為未來投資。

合作擴大客源 日趨國際化

由於大公司轉換包裝牽涉營運問題,全面採用需時長和成本高。相反,網店規模小和彈性大,即使未曾接觸實物,仍更願意嘗試。Devana表示現時大部份顧客為香港人,但公司有員工來自哥倫比亞,並設立了當地經銷商。除亞洲地區,客人更有來自法國、英國、葡萄牙、美國和西班牙等地,貫徹環保不應受地域限制的理念。現時,Invisible Company亦開始與更多商戶合作推動環保。如有大型跨國品牌在大型商場感謝祭訂制了自家商標的包裝袋,亦有正在商討合作的運輸公司,希望購物過程也能達致環保的理念。

政府環保政策未成熟 應先改變人們的思想

談論到創業最困難的部分,Devana坦言香港是個很看重成本的城市,加上現時環保的法例不足以改變市民的想法,所以在香港發展環保業比起其他地方更為吃力。被問到為何不參加現時的環保比賽以增加名氣,Devana 表示政府各界及內部未有全面的支持,以致環保業於市場上並未普及。因此,她希望政府可以從教育開始改革,先改變人們的思想,再增加相應措施。

排解創業壓力

縱然社交媒體和網絡盛行,本地初創企業起步成本較以往低,但租金和工資仍是壓力源頭。加上政府還未對環保產業提供更大範圍資助,營運成本較高。Devana意識到品牌需要更多推廣和對商戶教育,讓更多顧客認識Invisible Company的環保產品。面對創業壓力,Devana稱自己主要減壓方法為每月的「淨山」活動,2月起在Instagram上邀請有意人士一起在行山過程中「執垃圾」,望能帶出「回收不是環保唯一方法」的訊息。

“Fight for the PLASTIC, but not the similar things.”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