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註冊

[企業專訪] 手作班房 – 從皮革到手作 「校長」唔易當

文字:Kenny Yuen
圖片:手作班房, HoneyComb

位於銅鑼灣的手作班房已有接近九年歷史,專門提供不同類型的手作活動,包括皮革製作、繪畫、紮染、紙藝等。手作班房的兩名創辦人亞Mo和亞Ming希望讓香港人能夠發揮創意,為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

學校的由來

亞Mo和亞Ming本來是皮革導師,亦經營了自己的皮革工作室約五年。累積的客戶越來越多,也幫助過許多機構舉辦活動後,兩位創辦人開始發現這樣的生活有點乏味。由於就想:既然有這樣的資源,不如利用這一個地方,集合一班有創意的導師,讓他們根據自身不同的範疇開班教授。於是在四年前正式轉型為多元「班房」。手作班房想將銅鑼灣打造成一個有不同活動選擇的地方,例如在港島區吃晚飯前,可以到班房參加一些藝術課程,豐富行程。

合作>僱主+僱員

當談到如何在競爭大的手作行業中脫穎而出,亞Ming說現時如果有導師需要租用場地開班教學,就必須到各區尋找,而大多數都只是簽訂短期合約。但在手作班房,大部份合作的導師在這裡長時間租用,他們也可以在手作班房內放置所需的工具或作品,形式上比較像是自己的工作室。對一些剛剛入行的導師來說,場地的穩定性是發展業務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因素。而且雙方是以夥伴形式合作,手作班房會為導師們招生、提供在職培訓等,令導師們更容易開拓事業。而對於手作班房來說,在同一個地方,有著不同的導師,能夠互相交流心得都是一個獨特的優勢。

1+1>2

被問及現在營運上所面對的困難時亞Ming表示本來只需要處理好自己創作、教學、皮件和宣傳。但自從擴張了工作室後,牽涉的事情與日俱增,例如其他導師的課程安排等。另外,因為對於沒有太多教學經驗的導師來說,一開始要開班教授四十人,可能會有點吃力,亞Mo和亞Ming會從中提點一下,分享自己以往教大型班的經驗,令到導師在教學方面有所成長。「班房」出來的產品越好,老師的口碑越好,手作班房的名氣亦會越來越大,最後達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冉冉上升

人才難得,現時手作班房最需要的人才有幾種,例如有自己想法的藝術導師。他們本身在創作藝術品方面沒有太大問題,但就是缺乏場地一展所長開班教學。亞Mo和亞Ming希望能透過與不同手作人的合作,共同成長。另外亦希望能和一些「網紅」合作,由手作班房負責提供題材和課程,而KOL則負責宣傳手作班房和課程。

「創業前首先要有充足準備,先嘗試用一些比較低成本的方法,看看回響如何,如果成效顯著才邁向下一步。」

查詢